目次
音乐研究与音乐学写作深度问题考掘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专栏(24)
韩锺恩 《置于发生学与现象学论域的“情—声”关系讨论》
文章以“情—声”关系为中心,进一步勾连与牵扯感性结构力问题,并置于发生学与现象学论域,分别就“原始情感的纯粹音调”“原始美学规范想像”“有声信号传递超生物经验”“心理能量的物理释放”“现象学结构转换”“音乐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始端终端、他律自律、立美审美互动”“思—诗关系”“事—诗关系”“直观本质洞察”“相即”等问题进行讨论。
黄婉 灵动于“参与性差异”时:论“作乐”的艺术生成
“作乐”是音乐人类学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该观念认为音乐并非仅作为创作、聆听和表演的艺术品,而具有与人的体验有关的本质属性,人的“参与性差异”贯穿于其中,故要求音乐人类学研究进入差异丛生的“表演中”,体验和书写那种艺术性与社会性一体共在的生命律动。“作乐”在世纪之交的提出,不仅对人的“现代性异化”进行了反思,而且还引导今人重返表演行为所依托的自然、生态、身体、社会、心理和情感等古老路径,探索被现代理想模式所遮蔽或遗忘的、曾灵动于差异化表演过程中的社会控制和艺术生成力量。
徐欣 通过聆听:对“声音民族志”书写的回顾与重思
声音与听觉构成一个共同体,但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不在于论证其同一性,而是基于两者的差异,讨论音乐人类学需要什么样的“声音民族志”,聆听在声音民族志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果丧失了对声音敏锐的感受力,如何以音乐这种体验艺术为对象、以民族志这种体验文本为方式进行声音民族志写作。“聆听”兼具方法与对象的双重意义,能够导向对于跨文化审美与情感、自然生态与声音生态、感官声音史等话题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音乐人类学不乏对声音的关注,倘若缺少对听觉的关切,则难以对多元文化中的聆听者——“人”及其作乐实践有更为本体意义上的关怀。
吴佳 中国歌剧的“中国性”审美意蕴呈现——以歌剧《骆驼祥子》为例
中国文化中的“中国性”特征是把握中国歌剧审美的核心要义。“中国性”既是文化特征,也是具有高度辨识度和传播性的艺术审美特征,其在艺术创作和文化审美领域的反映,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当代中国歌剧创作领域“中国性”特征的体现尤其典型和明确,从题材内容、音乐形式、演剧传统等方面全方位承载了中国人的审美精神。在中国歌剧的审美意蕴呈现上,“中国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人民性、传神度、意境美等方面。
孙月 别现代主义、定性计算感与后人类音乐
定性计算感源自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数量计算,其旨在定义一种人类空间、环境数据与人的情感影响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性质计算。后人类音乐研究旨在从后人类主义视角出发,观察当代音乐中具有明显后人类特征的音乐艺术实践。别现代主义源自当代中国原创学术话语体系的“别现代”理论,根植文化主体性意识和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具有显著的人文学批判精神与美学学科特性。探讨后人类音乐,在聚焦音乐自身的同时,也有必要关注其科技前因与哲学后果,需要以后人类音乐为中心,系统讨论其主要构成与艺术特征。揭示定性计算感作为其技术环境的前置条件,并进一步置于更宏观的别现代主义哲学语境中加以考察。中文科幻歌剧《七日》就是一个具有后人类特征的后人类音乐个例。
历史·文化
冯长春、郑依萌 美育与乐教的汇通——20世纪初中国音乐美育思想的萌发与嬗变
20世纪初音乐美育思想逐渐在中国萌生与发展。从19世纪末对西方美育理念的初始接纳到20世纪初美育与传统乐教思想的相互渗透与影响,中国近代音乐美育思想呈现出富有自身文化印记的嬗变特征。如何扬弃古今中西音乐美育的思想资源,如何准确把握音乐美育中“审美”与“教育”的关系,既避免音乐美育成为教化的附庸,又确保其高尚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如何坚守以人为本、以美为核心的音乐美育宗旨,依然是音乐美育理论与实践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张延莉 从历史的碎片中探寻蔡元培美育思想——以国立音乐院和国立艺术院办校历程为视角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作为其教育理念的核心构成部分,既深受西方美学及教育观念的影响,又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其对美育的定义、功能及实施方法均有深刻论述,体现其对美育思想研究的深入性和广泛性。这些观点不仅在其所处时代内具有创新性,而且对后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特别在国立音乐院和国立艺术院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中,蔡元培的美育理念得以付诸实践,为中国现代美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盛秧、舒丹 孙文妍与浙派古筝艺术
孙文妍是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浙派古筝艺术”非遗传承人。作为“人文之女”,她成功恢复了其父创建的“上海国乐研究会”,并使其成为上海“浙派古筝艺术”的栖息地;她作为“非遗传人”,承接恩师、浙筝名家王巽之未竟事业,致力“浙派古筝艺术”在上海的传承和发展;作为“文人筝家”,她赋予“浙派古筝艺术”以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的文人精神。
孙剑 中国传统器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江南丝竹在当代的发展状况为例
中国当代作曲家秉持近代以来中国专业音乐“中西调和”的传统,探索丝竹乐的结构形态,探究丝竹乐的建构逻辑,融合不同的作曲技法,赋予中国传统器乐全新风貌和时代特征,使江南丝竹在新时代成为一个可以被不断阐释和赋新的“活体”。立足新时代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阔视野与语境,在中、西两种不同音乐观念下激活传统音乐的活力,既可从中国传统音乐以表演为中心的音乐观念中寻找音乐创作素材并探索新的作曲途径,又可采用“非遗”的传承模式作为民族器乐欧宝娱乐棋牌官网的有效补充,进而实现专业音乐教育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任华清 二胡音乐的历史、风格与文化样态
二胡音乐在中国新音乐的历史与文化语境中孕育、发展,走出了一条从乡野到殿堂、从民间到专业的发展轨迹,呈现出从“民间文化”转向“现代文化”的总体路径。在这个不断专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二胡音乐又呈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与文化样态:表现特定题材内容、具有特定地区民间音乐风格的二胡音乐及其“地域文化”样态;基于“器乐演奏声腔化”的二胡音乐及其“声乐文化”样态:沉醉于古代文人艺术境界、力图表现文人风格的二胡音乐及其“文人文化”样态:旨在“跨界”和追求商业利益的流行风格二胡音乐及其“大众文化”样态。
汤亚汀 文化迁移·交织的历史·异质性:时空框架内的音乐人——费特豪尔的《流亡上海的音乐人(1938-1949)》评介
费特豪尔的《流亡上海的音乐人(1938—1949)》并不是那种按照年代编纂的传统编年史,而是一部多学科交织的音乐史。该著独辟蹊径地运用了文化迁移理论,从机构、表演场地、音乐活动领域及音乐人出发,探究了上海犹太难民的多元音乐生活与二战不同历史时段、不同文化群体在上海所主导的不同地理空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文化-社会史”的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
陈畅 中国传统音乐中“即兴”的文化与哲学思辨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即兴创作手法本质上都在于“模仿”,即诉诸外在形态上的仿效、比拟、再现、表现。这种“模仿”既与作为艺术起源的“模仿”具有内在关联,又与人类原生性艺术实践中的“口头创作”密切相关。因此,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即兴”及其文化与哲学思辨,不仅具有艺术起源发生学意义,而且还具有艺术本体论意义。正是这种“模仿”及“口头创作”特性,作为一种基于“重道尚意”“天人合一”的艺术表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即兴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思维模式。
伍维曦 诗中有乐,乐以为诗——纪尧姆·德·马肖《真言集》中的歌诗初探
文本化音乐作品的生产、接受与流通机制,是中世纪晚期音乐史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对中世纪之后西方音乐的走向有较大影响。纪尧姆·德·马肖是14世纪法兰西伟大的诗人和音乐家,其文学与音乐创作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并拥有相同的写本文化语境,其绝大多数传世的音乐作品都具有“歌诗”的文本形态,是文学-音乐综合体的有机成分。赏鉴马肖晚年最为重要的自传性长诗《真言集》,可以直观地看到“诗中有乐、乐以为诗”的现象,并由此对欧洲中世纪音乐研究的多学科性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姜之国 物理音响、生理音响、文化音响——时空转换中音乐音响观念的相对性研究
基于数学的物理音响不同于个体听觉听到的生理音响,更不同于一定文化背景下社会人群基于审美心理所感知的文化音响。音乐感知是听众对客观音响的主观反映,是特定时空中的社会文化行为,故其审美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尤其不能机械套用西方传统音响观念分析或创作中国音乐。音乐音响观念在“古、今、中、外”等不同“时间-历史时期”不同“空间-地域文化背景”中既有其建立共同审美标准的共性认知,也有其建立不同审美趋向与追求的个性逻辑故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民族音乐应用不同的法则去分析和创作音乐,以免产生迥然相异的价值判断。事实上,音乐及其价值判断从来都不是以客观物理音响为基础的,而是以生理音响、文化音响为基础的。这也说明音乐音响观念在时空转换中是具有相对性的。
刘灏 欧宝官方入口新生代作曲家的民族器乐创作
在中国民族器乐的百年历史发展中,欧宝官方入口作曲家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欧宝官方入口新生代作曲家的民族器乐创作,在音乐形象上展现出要素的离散与聚合,在组织形态上体现出叠构与多重性,在文化意象上则显露出对传统的观照与多元取向,凸显其对民族乐器及其音色、艺术表现功能的独特理解,也呈现出民族器乐诠释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独特手法,并藉此拓展民族器乐的艺术表现空间,使一百年来的民族器乐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民族器乐焕发出新时代的艺术魅力。
王海垠 从形态模拟到审美表达——基于中国传统器乐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移植改编于中国传统器乐曲,模仿中国民间乐器音色,引用中国传统器乐曲音调作为音乐主题,摘取中国传统乐曲的特性音级构建音高组织,体现中国传统乐曲的节奏营造中国传统器乐中那种“空灵”和“充实”的审美境界,从形态模拟到审美表达,呈现出对中国传统器乐的继承。正因如此,中国钢琴音乐体现出基于中国传统器乐的“中国性”。
《音乐艺术》2023年第1~4期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