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欧宝官方入口学报)2024年第2期

发布者:李诗原发布时间:2024-10-25浏览次数:17

目次


中外文化交流与对话中的音乐理论话语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专栏(21)



洛秦 日本的“中国音乐史学”的特征及其影响

从学理基础、研究方向和具体成果看,东洋史学与东洋音乐研究、近代日本音乐教育、日本民族音乐学、日本的中国音乐史学,对中国音乐史学具有重要影响。这促使中国音乐史学界从反思中认知日本的研究成果,也从反思的认知中构建中国的音乐学术,从而促进中国音乐史学迈向新的历程。


陈文革、汤兆懿 从日本唐传乐谱看中日节奏、节拍符号演变

日本唐传乐谱虽经历“平安朝乐制改革”的整合、改编和再创造,但其节拍、节奏符号仍具有承前启后的历时性特点。其节奏符号继承自唐代谱式,后趋于简化,最终与演奏法融为一体;节拍符号上承《敦煌乐谱》并被赋予鼓谱的含义,在当今活态音乐中演变为“板眼”。日本唐乐古谱上承唐代谱式,下衔西安鼓乐、福建南音等活态乐谱,其蕴含的内在逻辑与中国传统乐谱体系脉脉相通,是燕乐半字谱到工尺谱体系演变进程中缺失的一环。


严薇 日野资矩本《龙笛要录》所收两首《武德乐》之比较

日本唐乐曲《武德乐》收录于《三五要录》《仁智要录》《类筝治要》《龙笛要录》等多部日本唐乐古谱,其中《龙笛要录》收有壹越调、双调两调的《武德乐》。《武德乐》最晚于醍醐帝时已传入日本,《龙笛要录》所收两谱的谱字使用情况表明,将两曲所用的吕旋音阶视为清商音阶的宫调式更为合理,而双调渡物比壹越调原曲高纯四度,并完整保留了原调骨干音。对这两首同名异调的《武德乐》进行比较分析,可为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及东亚汉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实证案例。


钟之岳 古骠国的绝响:东南亚排笙考

中国笙作为世界“自由簧”乐器的鼻祖,不仅对日本、韩国与朝鲜的笙有着深远影响,还对中国各少数民族及东南亚诸多民族的笙类乐器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对流传于老挝及泰国北部等地区的排笙展开研究,深入比较分析其民族历史、文化属性、形制音位、制作工艺及演奏特点可知,排笙的前身即《新唐书》中的骠国“大匏笙”。东南亚排笙独特的选材及制作工艺,又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笙的发展,为学术界带来更多深刻的思考,并为中国笙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林杭 中国特色西方音乐研究的对话性

中国特色西方音乐研究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下,依托巴赫金对话主义理论的主张,具有其丰富的对话性。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作为一种“异文化”研究,其互动思维的建立不仅需要进行深潜涵义层的对话,而且更需要关注现实,最终在充满对话性的形塑中彰显其主体立场与话语力量。



历史·文化


蔡晓璐 中华文化基因视域下礼乐精神的艺术呈现与价值构建

在中国文化基因谱系中,礼乐作为“天人合一”的实践媒介,体现出了一种将宇宙秩序引入人性与社会的文化模式。自然之律、道德之音、仪式之乐作为礼乐精神的三重维度,以十二音律合于天地之气,以琴乐德音涵养高尚人格,以祭祀乐舞象征伦理秩序的深刻意蕴,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品质。礼乐精神作为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塑造国家意象与彰显人性意蕴的现代价值,并通过塑造国家意象以及审美体验和道德教化的双重作用,涵养人性意蕴,体现伦理精神。


马成城 从“业余爱好者”到“交响乐队”——汉口租界时期西人音乐团体的历史叙事

汉口租界历史中,“飞地”音乐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众多古典音乐团体在此兴起,为外国人社区带来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从早期以“业余爱好者”为主的音乐社团逐渐发展为一支拥有职业音乐家的“交响乐队”,标志着汉口飞地音乐由英国人的娱乐消遣,逐渐演变成西方古典音乐的传播平台。这支交响乐队的兴衰,不仅得益于曾活跃于汉口舞台的音乐爱好者和职业音乐家,而且还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古典音乐的繁荣紧密相连。


朱洁琼、孟凡玉 民族歌剧《白毛女》经典化的启示

歌剧《白毛女》历经延安版、张家口版、东北版、北京版的多次蜕变,终于铸成经典。从其最初酝酿到秦腔《白毛女》试排失败,再到最终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的杰出代表,歌剧《白毛女》有如凤凰涅槃,重获新生,体现出其不断的自我完善。数代主演,特别是喜儿的扮演者,传承赓续,不断创新,为其成为经典助一臂之力。该剧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运用民族音乐素材,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歌唱艺术,是为推动中国民族歌剧创新发展的参照。



周晓岩 北疆文化语境中的呼伦贝尔民歌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毗邻俄罗斯和蒙古国,属于中国北部边境地区,为蒙古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以及汉族等40多个民族的聚居地。这些民族共同缔造了呼伦贝尔地区的传统文化。以各族民歌为代表的呼伦贝尔音乐文化,作为北疆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多学科领域,为边疆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例证。


张毅、萧梅 白字戏乐语中的锣鼓乐形态与做乐

海陆丰地区的白字戏打击乐乐人口中有一套包括行话、术语、口诀、谚语在内的民间乐语。围绕这些习语不断展开追问便会发现,乐人早已用这些习语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地方音乐的深层文化特征。中国许多地区的戏曲锣鼓及民间乐种中都存在类似的乐语。这些乐语可集合成庞大的“近义民间乐语群”。这就表明,各地民间锣鼓乐之间具有一些较为共通的形态特征、创作规律和乐人思维方式。学习、理解、分析和研究这些乐语,既是认知传统音乐的重要途径,又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展开对话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丰满中国音乐话语体系的互惠方式。


分析·研究


孙晨荟 琵琶演奏的“音色库”系统与传统乐曲二度创作的互动——王范地琵琶演奏的神韵表达

琵琶演奏的音色问题在王范地的艺术理论与实践中占有重要位置。作为传统音乐的坚定守护者,王范地一直致力研究琵琶演奏弹音拨弦与虚化的乐曲神韵之间的微妙关系,并力求能清晰阐述、明确表达且有效传授这一精髓。王范地将传统神韵的艺术风格表达划分为音律、行腔作韵、律动、音色、相生五个层面,其中音色为探讨重点。王范地不仅对演奏传统中尚未被充分细化的琵琶音色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还进一步构建微观形态下的表演技术理论,以深化对音色的理解。在王范地的理论体系中,音色被视为系统化“音色库”与传统乐曲二度创作之间的紧密相连,构成其艺术理论中神韵表达的核心内涵。


唐荣 丁善德《长征交响曲》的旋律及其主题功能

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具有独特的器乐创作思维和审美品格,其旋律写作注重音乐的可听性与可解性,将民歌的标题与歌词作为内容表现的依据,以特定音调表达特定的内容,以“语义性”音调契合标题性构思。在保持“共性写作原则”技法风格的基础上,用精湛的主题设计,将主题材料进行同质性关联,以实现音乐形象的象征性转换,使主题及其特征型态在发展中与作品纵横结构之间形成整体与局部、背景与前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既显示出《长征交响曲》的“实用理性”及所具备的特殊功能与价值,又在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凸显了音乐创作的“中国性”。


周杏 、缪琳 张千一《春到边寨》的简约风格与创作特征

《春到边寨》作为张千一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的第四乐章,呈现出立足本土文化语境的简约音乐风格。作曲家从贵州黔东南苗族及云南西盟佤族民歌中,提炼出独具特色的三度音程,并使其成为作品的核心音高材料及控制大规模音乐运动的深层结构力因素,体现出以不间断流动、互锁的节奏模式及重复、繁衍、变奏为核心建构音乐织体的创作逻辑。其主要音响素材的提取与运用、线性主题的多声部空间拓展、主题发展中音响造型和音色调配,都显露出追求简约风格的创作特征。


陈明 触摸声音:武满彻电影音乐创作中的声音探索

武满彻在电影音乐创作中使用的声音类型较为广泛,除西方管弦乐器声音、日本民族乐器声音、磁带音乐声音、电子乐器声音外,还运用了域外乐器声音、日常物品声音,以及用电子音乐技术改造生成的声音。此外,他将这些声音复合,形成独特且充满个性的声音,并将声音“符号化”,用以指向特定的意义,进而彰显电影深层次的意涵。以声音为切入口进行创作,是武满彻电影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构成武满彻电影音乐风格的重要因素。


龚华华 后调性对位的表象与本质

“后调性音乐”泛指一切非功能调性的音乐。其对位的表现与本质主要体现横向时间维度与纵向空间维度两个层面,特别是线条、织体、音乐元素、音色音响、逻辑程序等方面。梳理和总结后调性对位的相关形态与技法,并通过对比和关联分析,深入探讨后调性对位与传统对位在表象与本质上的区别与趋同。


霍凡超 欣德米特晚期调性功能理论探微

欣德米特在其晚期著作中提出“调性功能理论”,并赋予音序Ⅰ中每个音级以独立的功能涵义,进而使十二个半音各自拥有独特的十二种功能。调性功能理论突破了传统和声理论中自然音体系与半音体系的界限,并将和弦与和弦连接放置在调性功能的语境中评判其调性价值。和弦根音的功能决定其和弦结构的复杂程度、协和程度及其调性价值;在和弦连接中,根音之间的功能远近决定其调性价值。该理论作为“新调性”音乐分析研究方法或视角,旨在延续传统和声功能理念,并寻求其拓展与突破的可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