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抒奋斗情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为引导广大退休教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状态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院积极组织老同志参加上海市退管办开展的“主题征文比赛”活动,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立足身边人身边事,结合自身经历与见闻,讲述难忘故事,抒发奋斗情怀,颂扬时代变迁,共绘美好愿景。
经过市退管办专家组的两轮筛选和认真评审,我院退休教师桑广敏的文章《上音人创作的音乐,成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标识》荣获二等奖;退休教师方正基的文章《我的大家庭——“金星36号”》荣获优秀奖。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上音老同志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了对共产党员和疫情期间志愿者们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后辈上音人关于赓续红色基因的谆谆教诲。
上音人创作的音乐,
成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标识
1931年9月18日,日寇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全国震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第四天,9月22日,音专师生义愤填膺,在学校礼堂召开临时紧急会议,决定在23日下午正式成立音专抗日救国会,鼓励师生创作爱国歌曲,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演出、活动。至1932年4月,朱英、廖辅叔、胡然等作词,萧友梅、黄自、江定仙、陈鹤田、刘雪庵、胡周淑安、丁善德、劳景贤等作曲,共创作《抗日歌》(即《抗敌歌》黄自曲)、《义勇军》(萧友梅曲)、《九·一八战歌》(劳景贤曲)等爱国歌曲14首,后由刘雪庵辑成《前线去—爱国歌曲集》寄回家乡四川铜梁石印出版,今收藏在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内,并进行展出,在文物旁注明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华东地区发现最早的一本抗日歌曲集。
193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北平、上海等地掀起了以抗日救国为主的群众歌咏活动。音专校长萧友梅赞叹:“这两三年来吾国歌咏团的勃兴,真是出乎人意料之外......音专出身的何士德,吕展青(吕骥)胡然等及其他各校音乐科出身诸君纷纷组织歌队,有如春笋勃发不及计算。”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这个时期“上音人”创造不少乐曲歌曲,激励全国军民全面抗日。
1937年11月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来到山西临汾刘庄,他在访问新成立的八路军炮兵团时,八路军将士告诉他这是俘获日军的炮和收集阎钖山部队南退时丢弃的炮组成的,于是在贺绿汀脑子里立刻出现一段歌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紧接着八路军战士行军,打仗的形象霎时在脑子里浮现出来:“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一个仇敌,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山高水又深。”一首脍炙人口的《游击队歌》闻世了,这首歌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全国个城乡。一九四三年,一次在延安王家坪八路军总部礼堂在文艺联欢会上,当周扬同志将贺绿汀领到主席跟前,毛主席称赞他,“你的《游击队歌》写得很好啊!你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贺绿汀《游击队歌》歌词同歌谱手稿今被中共一大纪念馆收藏。
1937年何士德在南昌参加新四军,193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来到新四军军部视察,陈毅向周副主席提出,新四军应该象八路军那样,要有一支雄壮的军歌,于是提议创作一首《新四军军歌》。3月30日,陈毅拟成新四军军歌的初稿,经军部首长集体修改,要突出东进抗战和向敌后发展的思想,形成了《新四军军歌》歌词的初稿,6月下旬,再经陈毅等军部首长研究,修改定稿,稿子定稿后,交于何士德谱曲,何士德深感这是党组织、首长的信任和重托,很快谱出第一稿:试唱下来后,军部首长听后,感到歌曲流畅,好听,可是劲道不足,于是,何士德采用西洋军乐曲的节奏和七声音阶的乐汇,重新创作了第二稿,试唱后,军部首长指出:高潮部分“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最好再重复一遍,何士德在改写时感到重复一遍不够,就重复了两遍,而且唱,一遍比一遍高。7月1日,在军部第三次试唱,军部首长全来了,听后大家比较满意,认为这首歌曲斗志坚强、很有气魄,表现了新四军坚决东进抗敌和进军敌后的精神。于是在新四军各部及所在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起来。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朗诵了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于是,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了六天,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由七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控诉侵略者的残暴,并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斗争的场面,勾画出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黄河大合唱》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从峨眉山上下来,妄图抢夺抗日战争胜利果实。在中国划分为解放区,“国统区”(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区域)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条道路的决战。1947年,音专学生罗忠镕创作了《山那边哟,好地方》歌曲,这首歌曲唱出了国统区人民向往“山那边”(解放区)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翻身当家做主,过着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幸福生活,这首歌一诞生,在国统区不胫而走,广泛流传开来。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阶段,上音人创作的这些革命歌曲,是那个时期的标识。
我们要赓续红色基因,在和红色基因中有着激昂的音符,我们要为历史上一批又一批“上音人”骄傲,你们触摸到何止是一块块黑白交错的琴键,你们更触摸到时代跳动的脉搏,你们唱出了何止是一首首嘹亮、雄壮的歌声,你们唱出的是当时时代的最强音!
——桑广敏(退休党总支第四党支部书记,原公共基础部党支部书记)
我的大家庭——“金星36号”
“金星36号”是一幢高达三十二层的住宅楼。毗邻南浦大桥。青色的石材外墙贴面, 入夜景观灯点亮后,分外光彩夺目。
大楼底层门厅有八个大字:“党建引领,楼组共治”和一块街道党工委授予的建党百年“党建示范楼组”奖牌。
——方正基(退休党总支支委,原公共基础部党支部书记)
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