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专栏(续三)
杨燕迪:论歌剧音乐的戏剧功能/6
文章系统论述了音乐在歌剧中所承担的五大戏剧功能:刻画人物、支持动作、转换时空、渲染气氛、塑造结构。作者对每一项功能范畴均予以理论界定和说明,并用中外歌剧史中的具体作品进行佐证,希望藉此对歌剧研究的学理构架、歌剧批评和分析的方法论指导及歌剧的创作实践提供帮助。
荣鸿曾:蔡德允琴艺风格初探——纪念先师115周年诞辰/22
文章试以实例分析蔡德允琴艺风格特殊之处,从时值、节奏、乐句分界等方面作初步探讨。探讨方法是比较蔡老师与她前辈和同辈著名琴人如查阜西、吴景略、卫仲乐、张子谦等如何处理相同的曲目稍异之处。所提到的琴曲有《梧叶舞秋风》《长门怨》《醉渔唱晚》《龙翔操》。
历史·文化
刘勇:唢呐音乐中的一枝奇葩/29
流行在川南筠连、珙县等地的苗族大唢呐及其音乐,是唢呐音乐中的一枝奇葩。其乐器型号、制作工艺、演奏方法、演奏章法、复调形式、音阶形式、调式调性乃至转调方法,都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戴微:宋代女性琴人史料初考/38
文章对宋代女性琴人史料作了初步考订。涉及史料包括《琴史》《琴史续》《历代琴人传》等古琴文献并拓展至《全宋诗》为主的宋代诗歌文献。作者将以上各类宋代女性琴人史料作了整合,并对其所呈现出的群体特征进行了探讨。
郭登杰:共有历史:马六甲英华书院的音乐教育/55
文章以中西“共有历史”的视角出发,从刊印汉语赞美诗书籍、唱诵汉语赞美诗以及开展中国乐器知识教育三方面,考察1818~1843年马六甲英华书院音乐教育的事实,突出中西历史发展中的合作与共有之处,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对近代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
孙宁宁:三味线在日本早期地歌中的地位与作用/69
文章探讨了近世邦乐的萌发期亦即日本传统音乐体裁地歌的发展初期,三味线在地歌体裁中的地位与其发挥的作用,重点论述了地歌三味线对声乐旋律、词章内容、曲式结构、速度结构等方面发挥的辅助作用。
思维·观念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特色栏目)
黄婉:在“研究者”与“表演者”之间——探索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田野工作中的“表演观察”方法/81
自田野工作“参与观察法”确定以来,音乐人类学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灵活、有效地运用该方法。但由于方法过于接近主位,而引致介于“研究”与“表演”之间的“批评张力”。文章结合作者田野工作经验,讨论“表演观察”作为一种田野工作方式的价值与局限。
徐欣:从核心风格到身体惯习:科尔沁潮尔中的泛音“HIANG”/99
蒙古族弓弦潮尔的表演以泛音为其核心风格,其中尤以一个固定指位、固定音色的双弦同度自然泛音“HIANG”最具代表性。通过对潮尔乐曲两种不同生成方式的分析能够发现,乐曲的整体生成实际上暗含在以空弦音为原则的身体逻辑之下。
吴佳:“感性声音结构”及其音乐美学意义探析/110
文章以“感性声音结构”这一原创性概念作为论述核心,剖析了感性的先验时空结构和经验能力,在此基础上阐释“感性声音结构”的内涵,以及在音乐审美中,感性依托调性、节奏、音色等凸显的音乐要素,如何形成“感性声音结构”的具体途径。
孙月: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两种异质艺术的同构关系研究/118
文章以命题的溯源及相关澄清为研究起点,以20世纪“异质同构说”为理论切入点,从美学特性与哲学本质的不同层面进一步阐述音乐与建筑两种艺术之间的交互影响与彼此建构,以典型艺术作品为例论证音乐与建筑之间的艺术转译问题。
分析·研究
王旭青:音乐体裁及其相关问题探讨——《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修订版)之启示/132
在《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中,两位著者以近150种西方音乐体裁为研究对象,在西方音乐风格演变和社会文化历史的双重语境中对这些体裁类别进行了词源、历史演变、特性、演变规律等方面的溯源探究,文章对该书所作的体裁研究案例进行了述介。
刘灏:人工智能与计算机作曲:前提、技术与问题/137
人工智能用于计算机作曲,在实用层面有其广阔前景,也为传统作曲提供了便利,但无论人机交互技术何等发达,科技和人文之间的某些“不可通约性”也使计算机作曲替代人类作曲具有不可能性。
程远:李劫夫音乐教育实践中的核心办学理念/145
李劫夫的成熟的音乐教育思想不仅包括其个人音乐教育的基本理想,也包括其在担任东北音专和沈阳音乐学院负责人时探索形成的办学理念。其学科建设观、教师队伍建设观、欧宝娱乐棋牌官网模式观、社会服务观,构成了李劫夫音乐教育实践中的核心办学理念。
李珂:歌剧观念影响下的歌剧教学历史衍变 ——兼论当代歌剧教学建设/152
文章阐述了自歌剧诞生以来的歌剧观念变化与歌剧教学沿革,揭示了歌剧观念和思想转变对于歌剧教学产生的导向反应。歌剧发展的观念衍变和歌剧教学的历史沿革,其脉络与发展特征能够引导对当代歌剧教学理念的批判性思维,从而启迪当代歌剧教学体系建设的创造性思路。
《音乐艺术》2019年第1~4期总目录/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