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迪副院长等一行13人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交流访问
受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舞蹈戏剧学院、孔子学院的邀请,2017年3月5日-11日,我院杨燕迪副院长、音乐学系赵维平主任、民乐系张文禄主任、以及作曲系陆培教授等一行13人赴密歇根大学进行了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本次交流访问的主题为“中国音乐”,活动围绕主题分为座谈会、演出、工作坊和讲座等四个部分进行。
在双方座谈的环节中,分别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7日上午11点,以及3月9日上午10点,两校针对合作、共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协商和洽谈。密歇根大学国际与实践教育副教务长詹姆士·保罗·霍洛威先生(James Holloway)、孔子学院院长林萃青教授、音乐舞蹈戏剧学院院长艾伦·德沃金教授(Aaron Dworkin)及全院教师代表十余人先后出席了座谈。会见中,杨燕迪副院长首先向密歇根大学代表介绍了我院的历史、地位和取得的成绩。我院师生听取了密歇根大学音乐舞蹈戏剧学院的招生及考核方式、系部设置及办学经验。双方在交谈中发现了一些新的合作契机,并就未来的交流、共建达成了以下共识:一、充分发挥两校优势,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二、在音乐理论、作曲、音乐表演等领域全面展开互动,在密大孔院这个成熟的平台支持下,每两年举行类似的交流活动。三、鼓励教师及学生层面多元化的交换互访。
本次交流活动的演出主体由民乐系师生构成。
7日晚,上音民乐系师生的一场“中国乐器腔韵工作坊”将演出活动拉开了帷幕,工作坊由张文禄老师主持,民乐系老师们将手中的二胡、琵琶、扬琴、竹笛、柳琴、古筝、古琴等中国传统乐器的独特腔韵一一展现,并且在互动环节中,更是即兴将密歇根大学人人皆知的橄榄球比赛《战歌》演绎成地道的“中国小曲”,得到了现场强烈的欢呼与共鸣。
8日和9日晚,分别上演了《中国民乐作品音乐会:传统与现代》,以及《上音与密歇根大学作曲家作品》两场音乐会。其中《中国民乐作品音乐会》以人们耳熟能详的曲目《春江花月夜》开场,王俊侃、牛矾琼、邢立元、祁瑶、张碧云、戴晓莲老师也分别演奏了或悠然温婉或铿锵有力的《姑苏行》、《将军令》、《一枝花》、《铁马吟》、《剑器》等经典曲目,技艺高超、引人入胜,令在场观众心醉神迷。而另外一场别具风味的《上音与密歇根大学作曲家作品音乐会》中,全场六部作品有三首为我院作曲系教师创作:何训田教授和钱慎瀛老师新近创作的大提琴独奏曲《Scent Dance 2》和《Le jardin vide-de memoire-la pluie parfumèe》,以及吕黄老师为颤音琴、长笛、单簧管、小提琴和大提琴而作的五重奏《Reset》,密歇根大学音乐舞蹈戏剧学院师生演奏了这些作品,其风格极具现代感,又不失传统精髓,最后加演曲目民乐五重奏《阿哩哩》更是将整场音乐会推向高潮。音乐厅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更有现场的海内外观众感言:此刻,静静坐着聆听,就是至上的幸福。
此次活动还包括三场讲座,其中7日下午4点,戴晓莲教授做了有关《古琴艺术——历史与现代发展》的讲演,声情并茂的对古琴艺术从传统的独奏和琴箫合奏,到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上音所做的一系列有关古琴发展的重奏和协奏的尝试做了现身说法。10日下午4点,杨燕迪教授首先做《中国钢琴音乐:一个世纪的回顾》讲座,对中国钢琴音乐近一百年的发展做了简要的批判性回顾,并对怎样处理中国特色与西方影响之间复杂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而后赵维平教授有关《唐代的乐谱研究及其音乐重构的尝试》的讲座,则重点阐述了唐代以来的古谱研究现状及中国古代音乐复原的构想,并试图在理论上解析唐代音乐的面貌,引起了在场听众极大的兴趣和反响,更引发了外国友人对中国音乐的热情和关注。
本次交流活动在音乐理论、作曲、音乐表演,以及两校合作办学等方面均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收获,是上音国际化交流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实践。它为双方今后的合作及发展铺平道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